2014超级xx激情小说

    1. <form id=hTqPoQEXc><nobr id=hTqPoQEXc></nobr></form>
      <address id=hTqPoQEXc><nobr id=hTqPoQEXc><nobr id=hTqPoQEXc></nobr></nobr></address>

      股指期權政策松綁,提振市場信心

      2024-12-09
      浏覽次數:次
      返回列表
      在期貨開戶网办理期貨開戶,享全国最低交易手续费,只收期货交易所手续费+1分,还能调低至交易所保证金标准,国企背景头部期貨公司。可以手机开户,或者电脑网上开户,一般20分钟即可办完手续。开户微信:见右侧或底部微信

      近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股指期權交易制度的通知》,對股指期權交易制度進行了多項優化,包括放寬投資者准入條件、增加交易品種、調整保證金比例等。這些舉措旨在進一步活躍股指期權市場,爲投資者提供更多投資工具,促進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投資者准入條件放寬

      根據新的規定,投資者參與股指期權交易不再需要滿足專業投資者條件。這意味著,所有個人投資者都可以開立股指期權賬戶,參與股指期權交易。這將極大降低投資者的參與門檻,擴大市場參與範圍。

      交易品種增加

      新的制度增加了股指期權的交易品種。除了現有的滬深300股指期權外,還新增了中證500股指期權和創業板指股指期權。這將爲投資者提供更加豐富的投資選擇,滿足不同風險偏好和投資策略的需求。

      保證金比例調整

      新的制度調整了股指期權的保證金比例。對于買入開倉的投資者,保證金比例從原來的20%下調至15%。對于賣出開倉的投資者,保證金比例從原來的30%下調至20%。這將降低投資者的資金占用率,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其他優化措施

      除此之外,新的制度還對股指期權的交易機制進行了其他優化,包括:調整漲跌幅限制,簡化交易流程,完善風險控制措施等。這些措施旨在進一步提高股指期權市場的交易效率和風險管理水平。

      市場反應

      股指期权政策松绑的消息一出,市場反應积极。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双双上涨,股指期权成交量和持仓量也大幅增加。这表明市场对股指期权制度优化的积极预期,认为这将提振市场信心,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机会。

      影響及展望

      股指期權政策松綁對市場的潛在影響是多方面的。它將帶來新的增量資金入市,提振市場信心。它將豐富投資者投資工具,爲投資者提供更多風險管理手段。第三,它將促進股指期權市場的活躍度,增強股市整體流動性。

      從長遠來看,股指期權政策松綁有利于中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它將吸引更多投資者參與股市,擴大市場規模,提高市場效率,爲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撐。


      本文目錄導航:

      股指期权政策松绑
      • 我國經濟政策總取向
      • 每日八張圖:北向資金“買買買”!市場在暗示什麽?注意!還有兩件大事將影響A股
      • 關于正確的認識股票市場上揚現象

      我國經濟政策總取向

      帮你找来的 希望你别选择非原创 要么就别选了 好不在国家增加投入、扩大需求的政策措施作用下,1999年我国经济运行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企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居民消费稳定增长、外贸出口出现了恢复性高速增长,全年可以实现甚至超过预定的经济发展目标。 但经济运行中影响和阻碍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2000年经济增长将主要由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决定。 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决定,今年要继续实施促进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加大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并综合配套地运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 从目前经济运行的发展趋势及经济运行的客观需求来看,今年我国宏观政策的取向基本上仍将以扩张的取向为主,并且扩张的力度有可能大于去年。 具体分析,今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将主要体现如下几方面的特点∶一、今年仍将实施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主的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主是我国目前扩大需求、启动经济增长的扩张的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 国际经验表明,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增长,必须保持足够的力度,并持续实行到需求和景气明显回升。 如果力度不够或者过早放弃,将会前功尽弃。 因此,在新一轮经济增长真正启动之前,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会中断。 鉴于1999年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及其发展的客观需要,今年我国仍将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且财政政策扩张的力度有可能大于1999年。 其主要措施将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继续执行去年调整居民收入分配的政策措施,并将加大该政策的落实力度,将力促“长工资”、提高“三条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政策措施得到认真、彻底的执行;2、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率,把目前15%的平均出口退税率提高到接近17%的水平,加大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度;3、将继续发行扩大内需的专项国债,其规模有可能大于去年,投资的重点将包括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的设备投资及技术改造投资、某些供不应求的服务领域的投资等。 投资的方式既包括财政的直接投资,也包括对投资所需贷款的贴息投入;4、实行鼓励投资的财政政策,重点鼓励民间投资的增长。 今年财政政策在鼓励投资方面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进一步减免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二是对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收入减免所得税,包括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5、实行鼓励消费的财政政策,这包括两方面的选择,一是实行特别减税政策,即在目前特定的的期限内,一次性减免个人所得税的政策;二是对私人用于购房、买车的收入所得给予所得税返还。 二、实施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相配套的货币政策今年货币政策将体现既积极又稳健的特点,重点将加大货币的供应量以及促进货币的流动性。 去年11月2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已经把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8%下调到6%,并且规定这次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所增加的可用资金全部由商业银行自主使用,这为今年商业银行扩大贷款创造了有利条件,为金融机构平稳过渡到今年准备了充足的流动性。 具体判断,今年我国货币政策将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在贷款方面,将扩大银行贷款与财政支出相配合的力度,特别是要增大与所发行的专项国债相配套的银行贷款比例;增加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发挥中小金融机构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在金融创新方面将加大汽车消费信贷、住房消费信贷的力度,积极开展各种抵押、质押贷款业务、扩大助学贷款范围,并简化上述各种贷款的手续;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方面,将适当限制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总额中国债所占的比例,堵住国有商业银行的后路,迫使银行主动强化信贷服务,对有效益、产品有前景的企业积极主动地发放贷款。 同时,国家也将制定相应的政策,强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商业银行贷款机制,在加强贷款责任制的同时,完善和加强激励机制,使银行的风险约束机制与利润激励机制相结合,鼓励银行放贷,发挥信贷人员的积极性,鼓励信贷人员深入企业和市场调查讲究,积极改善金融服务,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加速货币在经济运行中的流通速度。 在改善银行的经营管理方面,将引进并鼓励银行之间的竞争,从外部形成对银行利润动机的压力,通过对商业银行提出明确的利润目标,促进其调整内部资产结构。 三、政府引导投资增长的政策力度将加大由于去年第三季度以后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了停滞不前甚至负增长的情况,国民经济增长的后劲明显不足。 而在目前经济尚未启动的情况下,国有经济投资增长是带动民间投资和居民消费增长以及促进经济回升、调整景气预期的主要动力。 因此国家在启动经济的关键时刻,必将加大国有经济投资的政策力度,确保今年国有经济投资的增长幅度超过去年,为顺利启动经济打好基础。 从目前来看,今年扩大投资的政策措施将主要体现在增发经济建设专项国债以增加投资、发展资本市场以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加大引进外资的政策力度以扩大外商直接投资、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以刺激民间投资增长以及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等几个方面。 四、加大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力度去年,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出现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下降,这对1999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低于上一年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将影响到今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进而影响到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因此,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对启动经济有利,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针对去年我国利用外资下降、经济复苏后的亚洲各国吸引外资竞争力加强的局面,今年我国政府必须在利用外资的法制法规、优惠政策等软环境方面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同时在一些领域进一步放宽对外商投资的限制。 目前,我国已经在金融业、保险业、投资公司、航空业、工程公司、旅游业、中介服务业等八个领域放宽了对外商投资的限制,今年外商在这些领域的投资有望得到明显的增加。 去年底,中央和地方政府还出台了一些对外商投资的进一步优惠政策,如对已设立的鼓励类和限制乙类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研究开发中心、先进技术型和产品出口型外商投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时,扩大免税进口的设备及其技术、配件、备件范围;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进行技术改造项目的外商投资企业以及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外商投资企业,其采购的国产设备可按有关规定抵免企业所得税;对鼓励类、限制乙类外商投资企业在投资总额内采购国产设备,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享受全额退还国产设备增值税的政策优惠;外国企业向中国境内转让技术以及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技术转让收入将不再征收营业税等;同时,为了配合开发西部的发展战略,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外商投资的优惠程度,如放宽中西部地区吸收外商投资领域和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条件和外商持股比例限制;对已有国内投资的外商投资企业到中西部地区再投资的项目,凡外资比例达到百分之二十五以上的,可享受外商投资企业待遇;对设在中西部地区的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在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满后三年内,减按百分之十五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等。 从发展趋势上来看,今年全国及各地在具体实施及细化吸引外商投资的政策措施时,其力度将随具体情况而有所加大。 因此今年吸引外资的政策环境将进一步改善,外商直接投资下降的局面将得到扭转。 五、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加大,国有企业发展的环境将进一步改善去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措施,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对国有企业进行债转股的决定。 同时,1999年国家在增发的600亿元专项国债中拿出150多亿元作为国有企业技术改造的贷款贴息,并在去年实施了第七次降息。 这三项措施对于国有企业来讲,是实实在在的利好,对今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今年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国有企业3年走出困境的最后一年,从客观上,国家对国有企业改革及扶持的力度将明显加大,其目的就是为了基本上解决或转变国有企业长期以来经营困难的问题。 应该讲,去年以来国有企业在国家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治理〃五小〃、限产压库、纺织工业的压锭等)和宏观扶持政策措施(如近两年发行的专项国债的使用主要是国有企业受益)的作用下,经营状况已经有所改善,其突出的标志是经济效益的回升,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去年1-11月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65.1亿元,比上年同期提高101.25%。 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26个省、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增盈减亏,其中东北三省出现重大转机,黑龙江省国企利润同比增长一倍;辽宁省国企11月底结束了连续几年的亏损;吉林省国企在亏损45个月之后也开始扭亏。 1997年底亏损的6599户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中已有3000多家扭亏为盈或消除了亏损,全年亏损企业数减少三分之一的目标可望超额实现。 今年,国有企业的改革将重点加速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在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中普遍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行业外,竞争性行业的大中型企业将改制为多元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大型企业集团将按母子公司体制规范改制。 扩大直接融资渠道是今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今年除了继续做好国有企业债转股工作之外,还将重点做好石油、石化、宝钢、铝业、电讯等企业集团的海外上市融资工作,同时在国内证券市场推动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上市,并适当提高公众流通股的比重。 上市的重点是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特别是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 国有资产将以更大的规模和更快的速度通过证券市场重组,证券市场将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工具。 为激励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今年将在国有企业中扩大对经营者的个人激励机制,通过对经营者进行股份期权奖励、提高年薪、增加奖金等方式,提高国有企业长期发展的积极性。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今年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之一。 今年国家将加强对生产总量的控制,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重点是加强对纺织、煤炭、治金、建材、烟草、轻工、有色等行业的总量控制,关闭污染严重、资源浪费大的“五小企业”等,缓解结构性矛盾,减轻供大于求的压力。 从政策措施的效果来看,去年的降息措施和技改贷款贴息措施将使今年国有企业大大地减少债务的利息支出,同时将刺激国有企业加强企业的技术改造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而国有企业债转股措施将使国有企业基本上甩掉严重的债务包袱,减轻企业的还本付息压力,大大地降低国有企业的资金成本,显著地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 实施债转股后,可以通过资产管理公司的参股、控股,使债权人有可能对企业进行监管,有可能通过重组负债企业,建立起有效的对管理层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彻底改变企业行为,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因此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融资、重组、改制等方面的工作。 从政策的取向来看,今年财政政策的力度还将增大,用于企业技改贷款贴息的资金也会增加,而债转股工作经过去年的准备后,今年将全面进入实施,国有企业将从中得到巨大的切实利益,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将进一步改善。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处)

      每日八張圖:北向資金“買買買”!市場在暗示什麽?注意!還有兩件大事將影響A股

      今日(12月2日)沪深两市全线低开,盘初股指迅速拉升翻红,伴随着权重股砸盘,主板指数也迅速跳水回落,并且进一步走低翻绿,而创业板指顽强维持红盘;午后指数在震荡中创日内新低,好在尾盘小幅回升。 整体来看,市场分歧加大,创业板指表现强于沪指,板块轮动加快。

      截至滬深股市全天收盤,滬指下跌0.29%,報3156.14點;深成指下跌0.39%,報.79點;創業板指上漲0.09%,報2383.32點。

      从盘面上来看,轻指数重个股,近期出尽风头的地产与大金融面临回调,元宇宙产业链悄然走强,行业与概念板块涨多跌少,局部赚钱效应仍存。 行业方面,光伏设备、纺织服装、医药商业、电源设备、文化传媒、游戏等行业涨幅居前;题材股方面,抗菌面料、国资云概念、千金藤素、web3.0、数据中心、乳业、东数西算等涨幅居前。

      資金面上,央行公告稱,爲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12月2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2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0%。

      熱點板塊

      個股監控

      北向資金

      南向資金

      消息面

      1、據“中國人民銀行”公衆號2日消息,中國央行行長易綱在泰國中央銀行與國際清算銀行聯合主辦的“全球變局下的中央銀行”研討會上致辭時表示,中國當前通脹率約2%,預計明年中國的通脹仍將保持在溫和區間。

      2、据上海证券报称,12月2日,证监会发布通知,同意广州期货交易所开展工业硅期货及期权交易。 工业硅期货和期权是广州期货交易所挂牌交易的首个品种。 工业硅是“硅能源”产业的重要原料,属于绿色低碳品种。

      3、據中國新聞網消息,記者2日從山西省應急管理廳獲悉,山西將開展煤礦安全生産隱患排查整治行動,進一步做好今冬明春煤礦增産保供期間安全生産工作。

      4、據新華財經報道,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12月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11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爲46.4%,較上月回落2.4個百分點;中國倉儲指數爲44.1%,較上月下降2.6個百分點。

      機構觀點

      對于當前行情,容維證券指出,滬指短線3180點附近面臨一定壓力,有震蕩要求,股指想要向上成功突破需要成交量進一步放大才行,權重板塊的動向對股指至關重要,近期漲幅較大品種要注意短線風險,市場輪動迹象明顯,可關注新能源板塊動向。

      中原证券认为,未来股指总体预计将维持震荡格局,同时仍需密切关注政策面、资金面以及外部因素的变化情况。 我们建议投资者保持六成仓位,短线关注软件开发、通信服务、消费以及医药等行业的投资机会。

      国信证券则表示,对未来A股市场整体走向较为乐观。 当政策回暖与股市下行“相遇”时,往往是股市筑底回升的起点。 国内短端利率趋势性收紧,但今年制约A股的海外流动性因素预计在未来有所缓解。 A股风险偏好触及历史下边界,在疫情影响逐步退潮、海外加息逐渐减速甚至转向的组合下有望开启投资情绪回暖。

      還有兩件大事將影響後市,長城證券提到,一方面,12月仍需密接關注美國的相關經濟數據變化,來進一步確認美聯儲加息節奏放緩能否落地;另一方面,國內需重點關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明年經濟工作的安排以及政策定調。

      該機構進一步分析,行業配置建議:(1)地産是托底經濟、提振內需的重要支撐力,強大政策決心下,地産竣工端以及地産後周期的邊際改善力度仍然值得持續關注。

      (2)建議重視大金融板塊的安全邊際和改善機會,如保險、券商、銀行等。

      (3)弱經濟環境以及明年政策加碼預期提升,傳統基建和新基建仍是經濟的重要抓手,建議關注基建領域的相對低估值方向。

      (4)中長期來看,自主可控是國家戰略,受益于政策支持和長期趨勢,建議持續關注信創、安全主題下的半導體、計算機産業鏈等。

      關于正確的認識股票市場上揚現象

      關于正確的認識股票市場上揚現象

      买股票的依据主要是三点:基础分析、技术分析及大市走向。 有些人买股票只看基础分析,即研究公司的本身价值,不看其它。 沃仑巴菲特便是代表人物。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股票市场,供大家参考。

      正確認識股票市場上揚的現象

      如果股票市場過度上揚,事實上會對實體經濟産生明顯的擠出效應,而且大漲之後的大跌無疑會産生巨大的負財富效應,導致人們對經濟失去信心,收縮消費和投資,進而累及實體經濟。因此,應高度關注股票價格變動趨勢,有針對性地采取調控措施

      今年年初以来,尽管沪深股市有过调整和短暂下挫,但两市“牛市”特征十分鲜明,涨势不止。 截至8月末,上证综合指数为2668点,比2008年底上升847点,涨幅46.5%;深圳成分指数为905点,比2008年底提高352点,涨幅63.5%。 随着全球各大股票指数纷纷上涨,正确认识这轮上涨的内在机制也成为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

      股票市場快速上行

      股票市場成交量明顯放大,融資額見底回升

      截至2009年8月末,沪、深股市累计成交34.3万亿元,同比多成交13.9万亿元,增长67.9%;日均成交2119亿元,同比增长70%。 8月末股票市场流通市值9.4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9.2%。 股票市场融资额见底回升。 初步统计,截至8月末,非金融企业及金融机构在境内外股票市场上通过发行、增发、配股以及权证、可转债累计筹资3305亿元,同比多融资371亿元,上升12.6%。 其中,A股发行和配股融资2198亿元,同比少融资219亿元,下降9.1%,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相对于第一季度,第二季度非金融企业在股票市场直接筹资624亿元,季环比多筹集资金329亿元,直接融资额见底回升。

      股票價格指數上揚,波動率明顯縮小

      股票价格指数在波动中上涨。 8月末,上证、深证综合指数分别收于2668点和905点,分别较上年末上升847点和352点,分别上涨46.5%和63.5%,基本回升至2008年第二季度末水平。 沪、深两市股票价格指数涨跌幅波动率明显缩小,2009年8月末,上证综合指数日波动率为0.49%,低于上年同期0.9个百分点;深证成分指数日波动率为0.54%,低于上年同期1个百分点。 受股票价格指数持续上升影响,沪、深两市A股平均市盈率分别由上年末的15倍和17倍回升到2009年8月末的23倍和34倍。

      股票價格上揚主要是對實體經濟好轉的領先反映

      股票價值較快增長的內在要求

      一般认为,股票的内在价值应该等于该股票未来红利流的折现值,因此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代表股票的红利状况),发展前景(代表公司未来发展速度)以及市场利率(代表未来收益的折现利率)决定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 目前我国企业在国际产业分工链条中位置逐渐向两端延伸,产品的技术含量逐步提高,销售利润率稳步上升,突出表现是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占比持续下降,一般贸易特别是一般贸易中机电产品出口比例持续上升。 而且,我国GDP增速一直保持较高增长意味着上市公司能够分享我国的增长红利。 这些因素决定了我国股票市场应该有一个较高的发展速度。

      一些行業企業去庫存化、去杠杆化以及去國際化較徹底,利潤回升較快,成爲股票價格上漲的支撐力量

      2007年下半年开始爆发的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出口企业带来了诸多困难,并波及了以国内市场销售为主的内向型企业。 订单不足、利润下降是这些企业面临的共同困难。 此次危机对经济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经济全球化步伐减缓,导致我国出口企业加快战略转型,拓展国内销售渠道;二是流动性收缩下高财务杠杆企业面临资金链紧张困境,只能扩充流动性资产,回归稳健发展道路;三是部分产能过剩企业,存货积压较多,通过逐步消化库存,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两年来,这些企业经历痛苦的去存货、去杠杆以及去国际化过程后,财务稳健、利润回升,成为股票价格上涨的基本支撑力量。

      預期向好和投資者的過度反應對股票市場價格上揚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上半年GDP、CPI、固定资产投资以及零售品消费等各项关键指标集体出炉,经济出现向好势头并无悬念。 国际经济形势也有所好转,美国、日本、欧盟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率先摆脱颓势。 从这个角度来看,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信心得到了经济基本面的支持。 但需要看到,我国股票市场结构以及投资者结构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有着显著差异,导致股票市场对经济信息反应过度。 截至2009年8月末,我国A股市场账户数为1.65亿户,其中自然人占99.6%,可见我国股票市场上个人投资者力量强大,同时我国并没有实施做市商制度,没有专门机构来维护市场的流动性,因此个人投资者的“羊群行为”没有其他力量制约,容易造成市场大起大落。 此次投资者对经济预期向好情绪膨胀了投资者的投资冲动,成为股票市场大幅上扬的重要推动力量。

      股指期貨推出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股指期货的推出对我国的金融市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从国外的金融期货发展实践来看,以股指期货、期权为代表的金融期货,从交易量和市场规模上都远远超越股票、商品期货、债券各种其它投资产品。 而股指期货的到来,也将给我国金融市场,特别是对资本市场的重新分化和结构调整产生积极的意义。

      目前各研究机构已经从市场的各个要素,包括走势、成交量、波动率等多个指标,对股指期货的推出对现货股市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这里,我们仅以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本期我们主要从走势和成交量上分析。

      1、從走勢上看

      股指期貨交易,將使股票市場提前反應,多數會對股市産生一定的提振作用,特別是股票指數所包含的成份股,會受到市場上更多機構投資者的青睐。

      其次,股指期貨推出前後的一段時間,可能會使股市産生一定程度的波動,但從長期來看,決定股市走勢的長期因素,仍然是宏觀的經濟因素。

      2、從成交量上來看

      股指期貨的推出,增強了資本市場的流動性,吸引了更多的交易群體,會在一定程度上,帶來股票市場成交量的放量增長。

      股票市場就應該是贏錢的機器

      每一个投资者进入股市,都渴望着赚钱,这个道理似乎不用多讲。 但是,这个简单的道理现在似乎也有了疑问。 日前读到央行一位颇有名气的专家的大作,指出股市存在“四大不健康因素”,其中之一是“市场心态越来越不健康,有的投资者把股市当作赢钱的机器”。

      股票市场在世界上已经有400年的历史,在中国大陆,即使是从现行的沪深两家证交所的建立算起,也有17年的历史了。 在这17年中,中国股票市场有了很大的发展,投资者开户数据说已经超过1亿。 这么多的投资者进入市场,其目的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希望能通过股市让自己的财富增加。 有的投资者实现了这个愿望,更多的还在努力。 投资者的这个想法很朴素,也完全合理合法。 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样的想法在某些学富五车的专家看来,却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面对这样随意挥出的“大棒”,真让人不知说什么才好了。

      看来,我们必须回到一个原始的话题:我们到底为什么要建立股票市场?当然,翻开17年来我国有关股票市场的“红头文件”,确实没有一条说到股票市场是“赢钱的机器”。 在不同的阶段,中国股市承担了很多功能,如为国企解困、增加国家税收等等。 但是,这些功能的实现,如果离开了广大投资者的积极参与,就成了空中楼阁。 而投资者进入这个市场,从事的是一种投资活动,它同任何经济活动一样,其前提条件都是要产生利润,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赢钱”。 一个上市公司如果不能“赢钱”,会被投资者唾弃;一个证券公司如果不能“赢钱”,只能关门大吉。 但是,为什么到了股票市场的投资者那里,“赢钱”居然就成了大逆不道?

      按照流行的官方说法,我们是要把中国股市建设成为一个能够让投资者分享改革开放成果的市场,这样的市场就是一个让投资者能够“赢钱”的市场。 从这个意义上说,股票市场就应该是一个“赢钱的机器”,是一个让国民财富不断增加的机器。 因此,把投资者期望从股票市场里“赢钱”的良好愿望视为“心态不健康”,这不仅违反股票市场的基本常识,也不符合我国建立股票市场的根本目的。

      其实,中国股市与让投资者“赢钱”这样一个简单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 前几年,由于市场监管的不成熟,为数不少的劣质企业依靠造假手段混进市场,中国股市的质量低下,股市投资成了一个“危险的买卖”,股票市场成了一个让人不堪回首的财富“绞肉机”,这段历史还在眼前。 即使是在今天,在股指不断走高的今天,由于仍然存在着难以根除的不规范现象,普通投资者要想在复杂的市场中掌握到赢钱的机会,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上市公司对信息披露的操纵,机构大户的肆意炒作,都对普通投资者的投资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使他们的“赢钱“期望常常落空。

      当然,股票投资与实业投资不一样,市场不可能保证让每一个投资者都赢钱,关键是我们的市场必须是一个规范的市场,让每一个投资者都能够赢得明白,输得服气。 而正是在这一点上,目前的中国股市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